Categories
罗马书

014 罗马书3章24至31 因基督的救赎与挽回祭我们被称义

👉 罗马书证道录音mp3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补充:将来基督徒是否还会受大审判

    • 基督徒不再受被定罪(罗8:1),所以基督徒离世时会回到主那里。(路23:43,腓1:23,启6:9-11,7:13-17)
    • 基督再来时,有大审判。那时绵羊(真心信主的基督徒)与山羊(假冒伪善的基督徒)要被主分开。太25:31-46,林后5:10,彼前4:17 。
    • 信主的人将因基督的缘故不被定罪。审判那一日主会奖赏那些忠心事奉祂的基督徒,赐复活的身体、继承新天新地。

    • 其余假冒伪善的、拒绝救恩的人,主要按他们的行为审判他们。

 

014  罗马书3章24至31 因基督的救赎与挽回祭我们被称义  

    • Pic 孩子:如果法官有罪不罚公义吗?如果每一次都罚,有慈爱怜悯吗?
    • 3:24-31
    • V24 …就白白地称义。
    • 问: 什么是称义?
    • 称义= 被上帝宣判,赦罪(罗4:5-8)(forensic language)
    • 称义= 被上帝宣判,被算为义人 (罗4:1-5)

    • 3:24  但他们却因着上帝的恩典,借着在基督耶稣里的救赎,就白白地称义。
    • 救赎ἀπολύτρωσις apolutrosis[1] 奴隶被赎出来的意思
    • 救赎的概念取自旧约 例如:
    • 亲人为你赎回产业 (利13:25)
    • 人犯了死罪后,交出赎价赎自己  (出 21:28-30)
    • 以色列为奴,被神救赎 (出6:6,15:13)
    • 从罪恶的权势下被赎出来的意思  (罗6:18, 22,约8:34-36)
    • e.g. 古时被抓去作妓女,等候人把他们赎出来
    • 救赎概念要告诉我们,我们在罪的权势下,无法自救
    • 我们能被称义,耶稣从罪的权势下赎我们

    • 3:25  上帝设立了耶稣为赎罪祭【挽回祭】(原文作“蔽罪所”),是凭着他的血,借着人的信,为的是要显明上帝的义;因为上帝用忍耐的心宽容了人从前所犯的罪,

    • 赎罪祭【挽回祭】(“蔽罪所”)ἱλαστήριον hilasterion就是施恩座 mercy seat (来9:5 )[2]
    • Pic 旧约的施恩座象征主在宝座上的审判。
    • 25:21 你要把施恩座安放在柜顶,又要把我赐给你的法版放在柜里。22  我要在那里和你相会,也要从施恩座上面,从二基路伯之间,告诉你一切我命令你传给以色列人的事。
    • Pic赎罪日(利16:14-16), 大祭司需要杀牛,然后用指头弹血七次在施恩座来赎罪
    • 赎罪祭中牛的死与它的血,挽回了上帝对人的罪恶的忿怒
    • 预表着上帝的儿子就是那完美的羔羊(约1:2)
    • 预表主耶稣要为我们的罪受死,挽回上帝的忿怒
    • 耶稣基督的死,挽回Propitiate了上帝的忿怒、审判、刑罚!
    • a.p. 因上帝的圣洁感到害怕时,主耶稣已经为我们作了挽回祭

    • 3:25 …是凭着他的血,借着人的信,
    • 我们被神宽恕,不是因为我们的信心
    • 被宽恕是因为基督的血(挽回祭,祂代我们受死)
    • 上帝做出这样大的牺牲、若是践踏祂儿子的血。必受上帝极大的忿怒 (来10:29-30)

    • 3:25 …,是凭着他的血,借着人的信,为的是要显明上帝的义;因为上帝用忍耐的心宽容了人从前所犯的罪, 26 好在现今显明他的义,使人知道他自己为义,又称信耶稣的人为义。
    • 问:你可能会问,上帝这样宽恕罪人公义吗?
    • e.g. 如果人有罪,法官却不审判,为不义
    • 保罗解释上帝如何透过基督的代赎,彰显祂的公义
    • 人得罪了上帝,上帝应当要执行祂的公义
    • e.g.百姓得罪了王,太子站出来代替百姓受刑罚 (林后5:21)
    • e.g. 主耶稣自愿的,按父的心意站出来为我们赎罪
    • 十字架上主彰显了神的公义与慈爱
    • 问:为什么一人能够代替所有的人?(罗5章解答)
    • 上帝是慈爱的、祂也是公义的
    • 对上帝的认识必须是正确的不然会造成危害
    • e.g. 单单认识的上帝的慈爱, 无法接受审判、地狱
    • e.g. 单单认识上帝的公义、会导致畏惧害怕
    • 畏惧上帝是无法产生正面动力去爱上帝、事奉祂
    • 唯有当我们相信、意识与经历到上帝爱我们时,我们才会被主的恩与爱所深深吸引love attracts
    • a.p. 缺乏公义的教养儿女:(做错却从不责罚)
    • a.p. 缺乏爱的教养儿女:只有责罚、打骂,没有爱 (孩子有如活在地狱一样)

    • 3:25 …,是凭着他的血,借着人的信,为的是要显明上帝的义;因为上帝用忍耐的心宽容了人从前所犯的罪 26 好在现今显明他的义,使人知道他自己为义,又称信耶稣的人为义
    • 宽容了人从前所犯的罪:指的是旧约圣徒所犯的
    • e.g.旧约时是以牛羊来赎罪(来10:4公牛和山羊的血不能把罪除去。)
    • 意义上,当然也包括我们以前所犯的[3]
    • 错误:e.g. 信徒说我不原谅自己所犯的。上帝已经赦免,我必须接受上帝的宽恕
    • 福音应许:上帝宽恕我们 and 称信耶稣的人为义

    • 3:27 这样,有什么可夸的呢?没有可夸的了。凭什么准则【法】nomos说没有的呢?凭行为【用立功之法nomos】吗?不是的,而是以信心为准则【用信主之法nomos[4]说的。人称义是由于信

    • 问:人为什么毫无可夸?
    • 因为不靠行为【立功之法
    • 如果靠行为,没有一个罪人能够行出神所要求的善(罗3:9-10,23)
    • 问:人被上帝称义,真的不在乎任何行为,你们相信吗?

    • 28 因为我们认定,人称义是由于信,并不是靠行律法【不在乎遵行律法】。
    • 人称义也不是靠遵行律法,因无人能守住
    • e.g.十字架上的强盗 (路 23:43)
    • e.g. 一个人掉进无底的井里。不是靠你努力爬上去,也不是靠你的意志力
    • e.g. 无底的井里,有一条绳子从上面,丢下给你要啦你上去。这绳子就是信心

    • 3:29  难道上帝只是犹太人的上帝吗?不也是外族人【外邦人】的上帝吗?是的,他也是外族人的上帝。30  上帝既然只有一位,他就以信为准则称受割礼的为义,也要以信为准则称没有受割礼的为义。
    • 背景:犹太人认为唯有犹太人才是上帝的子民
    • 上帝是犹太人的,也是外邦人的上帝
    • 都是同样方式蒙救赎
    • 错误:认为旧约的圣徒是靠律法得救
    • 错误:犹太人得救不需要信靠耶稣
    • V31 这样说来,我们以信废掉了律法吗?绝对不是,倒是巩固了律法。
    • 害怕教会以为既然救恩不需要依靠律法,所以律法就无用了
    • e.g. 新加坡一所大型教会认为律法被废除了!
    • 得救后,我们遵守上帝的律法,因为我们是祂的孩子、百姓。
    • 律法是被巩固,而不是废除
    • 太5:17“你们不要以为我来是要废除律法和先知;我来不是要废除,而是要完成。18  我实在告诉你们,就算天地过去,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会废去,全部都要成就。19  因此,无论谁废除诫命中最小的一条,又这样教导人,他在天国中必称为最小的;但若有人遵行这些诫命,并且教导人遵行,他在天国中必称为大。

乐园的故事。

    • 将来你会惊讶、你认为行为很糟糕的人既然在乐园。你会看见罗得、参孙、大卫、雅各。
    • 另一个惊讶你会看见一些基督徒不在乐园,因为原来他们心里不信耶稣。
    • 另一个惊讶一些在地狱中的人问你:你凭什么进入乐园,他说“我的善行比你多。”你会说,救恩是礼物但你拒绝了。我不靠自己的行为,我承认我是罪人是耶稣救赎了我,为我献了挽回祭。

总结:

    • 救恩不是靠任何行为、或遵守任何律法
    • 救恩是靠信主之法(信心是管道)instrumental cause ,接受耶稣基督的救赎与挽回祭
    • 我们是因基督的救赎与挽回祭我们被称义 
    • 救恩是白白的礼物,所以我们毫无可夸


[1] 救赎的概念取自旧约 例如:为奴被神救赎 出6:6,15:13;其它:  出21:30,利25:25, 得4:6,4:14,赛41:14,47:4

[2] hilastērion a meaning that is derived from its “customary” biblical usage, and creates an analogy between a central OT ritual and Christ’s death that is both theologically sound and hermeneutically striking

[3] Luther holds that the reference is to “the sins that we have done in the past”; others hold that we should see it rather as a description of the sins of people in the days before Christ. The language could refer to either

[4] “法”nomos 在这段经文的含义是准则principle 的意思,而不是指摩西律法的意思。所以新译本把“法”翻译成准则